教牧手記(2020.10.04)

「沒有聖餐的日子」鄭允加宣教師

    過去一段日子,一眾教會因著疫情而進入網上崇拜的年代。隨著時間的發展,也衍生出「網上聖餐」是否可行之爭論。筆者在此並非討論網上聖餐是否可行 (事實上,網上也有不少文章就此課題討論),反之,筆者想分享一個發生於十八世紀的有關聖餐的故事…

在十八世紀美國大覺醒運動的領導者愛德華滋 (Jonathan Edwards) 所牧養的諾坦普頓 (Northampton) 教會中,由於有些青年人在操守上出現問題,因其放縱的表現而受到教會紀律處分。然而,因著當時教會對聖餐採取比較開放政策,那批青年人仍然可以領受聖餐。1

以上這個情況促使愛德華滋反思聖餐參與者的要求,並於1748 年向教會提出要求信徒清楚講述自己重生經驗的才能領受聖餐,並反對不清楚是否重生得救、或在生活上有污點、及對信仰不熱心的信徒領受聖餐。2此提議隨即引起教會執行委員的反彈,及後愛德華滋與教會進入僵局,最後在1750年六月,教會以230 票對23 票通過要求在教會服侍二十餘年的愛德華滋辭去牧師的職位。

當筆者有機會研究事件來龍去脈時,發現愛德華滋與當時諾坦普頓教會對聖餐的意義、目的及功能在理解上出現極大的差異。但事實上,兩者的聖餐觀也是各自因著當時不同的處景因素而促成的,兩方背後也經過認真的考量。故此對於支持那一方,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理解聖餐本身。

過往信徒大概也知道領聖餐是必須的,吃聖餐是很重要的。但未必所有人也可以指出「到底領了聖餐後會如何,不領聖餐又如何?」。透過上述事件,筆者想指出不論你是否支持那一種聖餐觀,背後最需要的是你必須清楚明白不同論述的神學傳統和根據。

當我們今日經歷過沒有聖餐的日子時,其環境因素成為一個契機叫我們反思自己是否認識聖餐的本質,是否認識自己和所屬教會之聖餐神學,從而理解不同堂會對是否實行「網上聖餐」之因由。

在此必須強調,神學並非指高深的學問,更非與信仰實踐對立。反之,在生命的行動背後必然會反映其神學思想。因此建立好一套神學思想會成為建立信徒生命的的根,深盼我們在普世聖餐主日中提醒自己更努力認識自己所信的信仰,透過信仰原則的反思叫我們更有力面對不同處境的挑戰。

P.S. 以上有關諾坦普頓教會事件為超濃縮版本,筆者就以上題目曾寫過相關專文,若你想知更多可私下找我! 

2020年10月4日
1 Philip F. Gura, Jonathan Edwards: America’s Evangelical (New York: Hill and Wang, 2005), 138.
2 Iain H. Murray, Jonathan Edwards: A New Biography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Trust, 2000),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