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手記(6/7)

「從湊女看信仰」系列:憑信等待 鄭允加牧師

感謝上帝恩典,讓筆者二女於6月24日順利出世!回望整個過程實在是恩典處處,同時也為筆者帶來不同反思,在此容許筆者分享點滴…

由於二女的預產期為6月中,因此在5月底至6月初,筆者一家已開始為女兒出生做準備,除了準備各項入院用品(俗稱「走佬袋」)之外,筆者更需要就事奉安排上準備後備方案,萬一在事奉期間太太突然作動,需要筆者陪產時,該事工則馬上可由其他同工代勞。這是因為許多人說第二胎一向都是「有早無遲」,所以當筆者出席不同活動時,也會思索萬一收到太太電話時,應如何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等應對方案。

誰不知二女卻打破「有早無遲」的說法,當過了6月中的預產期,先前所提及的後備方案都沒有一個被採用。由預產期直到準備送太太入醫院催生的這段期間、又或是太太開始進入催生的程序時,筆者認為這是頗為考驗信心的日子,一方面筆者知道女兒最終一定會降臨,可是筆者卻不知道女兒何時降臨。

以上這個情況讓筆者聯想起聖經中有關十個童女的比喻,無論是聰明的還是愚拙的童女,她們同樣是知道新郎會來臨、卻不知道新郎何時降臨。相比之下,筆者比起童女幸運,因為筆者至少知道何時要送太太入醫院催生,而聖經中的童女卻因著新郎的遲延而打盹睡著了。換言之,不論是聰明還是愚拙的童女,他們也是睡著了。

但這並不表示他們無法準備,因為根據筆者的經驗,筆者是在相信「女兒必定會降臨」的前題下選擇準備相應的物資,同樣道理,聰明的童女是因著相信「新郎必定會來臨」的前設下而選擇準備足夠的油在器皿中。因此唯一分辨他們的場景就是當新郎終於登場時,他們是否有足夠的油去迎接新郎。

耶穌藉這個比喻提醒我們要儆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我們不知道。適逢今日是香港主日,當面對變化多端的環境時,我們一方面祈盼上主的再臨,可是我們卻不知上主何時再臨,有時可能因著主的遲來而導致人打盹睡著。但即使如此,我們仍要常作準備,雖然不知要等多久,但我們始終相信上主最終必然會降臨,而憑信等待是必然會有準備的行動!

那麼,何謂將油儲存在器皿呢? 由於油是補給品,故此筆者認為所謂的準備是指我們的屬靈生命需要定時有上帝的話語以及不同的信仰經歷來滋潤,透過上述的補給品來幫助我們建立一個經得起考驗的品格,好叫當上主真的再臨時,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迎接主的來臨!求主堅固我們的信心,叫我們在想打盹睡著時,仍然憑信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