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喪親者的秘訣及技巧」後記 盧娟芬宣教師
感謝主讓合一堂成為一個祝福人的教會,每年關顧部舉辦的關懷心道行都熱烈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參加,今年也不例外,其中四成參加者是來自不同教會的弟兄姊妹,也有來自社區的其他人士。在5月24日剛剛過去的第一部曲中,講員黃民牧師(前基督教靈實協會主任院牧)跟參加者分享他自己關懷喪親者的經驗和心得,並指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關懷喪親者,打破我們一直以為只有輔導員和院牧等專業人士才較適合關懷喪親家庭的想法。他強調喪親家庭最重要的是陪伴,因為他們很多時候都會感到失落,而且在多方面出現迷失的情況,例如:不停哭泣、害怕重遊舊地、感到腸胃不適等等,這是都可能是因著心裡迷失而出現的外在表徵;加上每位喪親者的哀傷情況都有所不同,關懷者必須積極聆聽。而為免大家好心說錯話,黃牧師更提供一些具體、合宜的說話給參加者參考及學習,令參加者獲益良多,其中有九成的參加者均認為是次講座對他們關懷喪親者有很大幫助,八成更表示願意在關懷服侍上繼續進深學習及實踐。實在感謝讚美主!
筆者曾經使用繪本幫助喪親家庭中的兒童抒發哀傷的情緒,發覺故事和圖畫本身能產生一股力量,令讀者感到自己原來並不孤單,因此筆者最近請本堂圖書館添置七本繪本,並鼓勵大家借閱,以幫助自己或身邊的人紓解內心的負面情緒。有人以為繪本只適合兒童閱讀,其實成年讀者同樣可以從繪本中得到安慰。例如:其中一本繪本《生死前的八種味道》本來就是寫給成年讀者的書籍,這本書是廣蔭頤養院所創作的,旨在讓人思想人生,作者向讀者提問:「死亡來得突然,我們有沒有甚麼可以為自己、為他人留下來?」相信這道題是很值得每個人,甚至每個家庭一起去思考的。讓我們及早學習面對生死,思想人生的意義,活好上帝所賜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