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手記(25/9)

靜修營內靈動體會1馬惠芬宣教師

攝影不單是一種生活美學,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美學會彰顯個人的品味和風格。只要我們隨時用心去感受,不用深奧的哲學理論,美學自然存在生活之中。2 近來我放工回家,一坐上巴士,就會瀏覽臉書上有關香港風景的群組,他們把香港拍攝得很美麗,很多新的地點、主題和構圖。我特別喜歡看雨天的「倒影」、淨空的「雲彩」、火焰的「晚霞」與「日落」互相輝映的照片,當巴士在高速公路奔馳,我一邊欣賞維多利亞港,一邊看著手機上的照片,真是很自在、很大的享受。

攝影不單止是按鍵的手部活動,它更加是拍攝者靈內與機件之間的互動,我稱之為「靈動」。當拍攝者對住影像想拍攝前,他們需要掌握手機或相機的性能,思想用不同的角度,留意當下光線、設計和構圖,當心滿意足之後就按鍵。過程中,拍攝者的內心世界經過思考、價值判斷,嘗試選擇世界「美的準則」,把影像拍下來,再為照片加入主題,就算是大功告成。當「攝影」加入「靈修」又會如何? 按鍾銘楷牧師表示,靈修是關乎我與神的關係,會響個人的生活型態。透過攝影、安靜和默想的操練,觀察和表達神創造的偉大及真、善、美,參與者會從中體驗到心靈的安息,與神親近後重新得力。3

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28-29節提到「一朵不起眼小百合花」,竟然令人「看到」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也比不上它。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一章20-22節亦提過「上帝藉著創造之物」來彰顯祂的永能與神性,並同時為世人因著罪,帶來對創造界的扭曲作出批判。這些都是「攝影靈修」時值得注意的主題!

靜修營內有一棵特別顯眼的蓮慕果樹,其樹根與一般「恐龍爪」的樹根不一樣,你可以說它沒有樹根。因為樹根曾被「關」在一幅圓環型的護牆包圍著成長,結果樹根反而包圍著主樹身成長。樹身很精壯但它的身上卻被移植了多棵跳舞蘭和鹿角蕨,這棵果樹看來很有趣,不像一般樹。負責照顧它的神學院教授解釋,樹腳長大後把護牆逼爆了,整個水泡型的樹根才露出地面。

驟眼來看這棵大水泡的樹根有點兒醜陋,過了一段時間,我問它:樹根,你痛嗎? 那時刻我有點情緒! 腦海浮出一句話,我不美但我很健康。感謝主讓我從靜觀中看見「美與醜」同時間地存在,上帝不偏不倚地照顧著他們。

—————–

1 本堂於2022年9月12日在香港神學院辦一個全日的靜修營,主題「靜與誠—歸心之旅」。
2 https://christianbookfair.hk/2016/06/24/2016-hkbf-sayforum-2016-07-24-1600/ 以上一段基督教於2016年書展的特約活動。特約嘉賓包括:鍾銘楷牧師為「證主」攝影靈修特約導師,曾於信義宗神學院及建道神學院市區校任教靈修科,博士論文為《大自然默想 – 邁向上帝的途徑》。陳明正先生「證主」攝影靈修特約導師,資深攝影家,特別專長於花卉攝影。亦是教會執事會主席,熱心參與教會事奉。
3 同上

2022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