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手記(13/6)

「從湊女看信仰」系列 之 同行對話鄭允加宣教師

早前香港疫情稍為緩和,筆者再次有機會每日接送女兒回校,而隨著女兒日漸長大,自然由過往「抱著她回校」轉為「拖著她回校」,從而增加讓她走路的機會。然而在與女兒拖著同行的過程中,筆者遇上以下情況:

在回家的路上,每當女兒突然想分享她在學校的種種經歷時,筆者許多時也聽不清楚她在說甚麼,這並非是因為她咬字不清,而是因為筆者與女兒在高度上仍有一定的距離,再加上現時大家也帶著口罩,基於以上兩個因素,以致筆者在行路時要完全知道她分享的內容確實有一定的難度。而為了好好了解女兒所分享的內容,筆者需要在路上停下來、甚至需要「踎低」,和女兒在同一個高度水平對話。

筆者深信不少父母也體驗過以上「同行對話」之經歷,在停下來「踎低」的過程中叫筆者深深意識到要好好與對方對話,可能某一方需要離開自己習慣的高度,以致大家能在接近的高度中彼此聆聽、對話,而要製造如此環境,就少不免需要涉及自身之調節。

事實上,我們所相信的耶穌基督也豈不也是如此嗎?上主當然會藉不同啟示來向我們說話,但上帝對我們最大的啟示,正正就是要透過耶穌基督以「道成肉身」之方式來向我們啟示,正如腓立比書2:6-8所指:「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對耶穌基督來說,「取了人的樣式」正正是他向我們所做的「調節」,為的就是叫我們知道他明白我們的處境,理解我們的難處,從而有效地向我們傳遞福音的大能。

當本年教會強調「效法耶穌」時,但願我們也效法耶穌向人所做的「調節」,好叫我們能與和我們不同的人在同一個高度中彼此同行對話。

 

P.S. 筆者有時會選擇抱起女兒以能達致在同一個高度水平對話 😊

2021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