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手記(9/5)

因加得減的『遊戲』馬志民牧師

       最近,就香港堂疫情稍為緩和,又加上疫苗的注射,社會一片復甦的氣氛。經濟數字的增張,與及旅氣泡的推動,各國政府及人民都期待著整個世界可以從疫情的陰霾中,撥開雲霧見青天。

教會也不例外,由 2020 年3 月底開始,宗教活動在限聚令下,獲得豁免,在有條件之下,可以在場所容量的三成的人數。大前提是宗教活動內不容許飲食(屬宗教儀式一部分的食物或飲品,例如領聖餐可獲豁免),進入場所的人仕要登記記錄或用「安心出行」。從禁止實體聚會至開放三成的座位,已是有明顯踏出一大步。

一個月後,即4 月27 日,特區政府再次發出宗活動場所可以放寬至五成的座位。對於教會及信徒而言,的確是大喜的信息。不過,仔細留心放寬的條件時,不禁悲從中來、悲喜交集、笑中有淚、心中忐忑…事因放寬條件是年滿 16 歲出席宗教活動者,均須已完成接種第一劑2019 冠狀病毒病疫苗,或持有出席崇拜當日前 14 日內進行相關病毒病檢測的陰性結果證明。由於現時整體社會對疫苗的認識仍有限,疫苗副作用帶來的影響,仍是一個有待醫學驗證的過程,社會整體的接種率仍偏低。大家在考慮及討論有關安排時,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因加得減」。原意是可以增加宗教場所的可容納數量,卻因為條件式的限制,令容納人數增加,出席人數卻減少了。就算在實際推行要驗證出席者的接種疫苗,或展示檢測後陰性結果,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及時間。此舉措極有可能影響崇拜開始的時間,信徒參與宗教活動的原意及動力就失去。

作為一種誘因,卻是一個不可行的因素,可算是一個失敗之作。這可能就是一貫的作風,政策的制訂過於急速,忽略與業界(教會或宗教場所)作良好的溝通。政策發出了,卻是失效。我們唯有繼續的期待,期待下一輪較有智慧的政策,下一輪的放寬,也許是收緊。求主憐憫。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上帝,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篇42:5。

2021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