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湊女看信仰」系列 之 戒片記鄭允加宣教師
最近繼教導女兒學習自行刷牙外,早前也因應女兒學校的需要,在家中也協助教導女兒學習如廁,從而進入戒片的歷程。的確要一改她兩年來的如廁習慣實在是不容易的事 (老實說,筆者根本記不起自己以前是如何做到的)。
戒片期間可以說是「傷亡慘重」,筆者經常要幫女兒換褲及清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說是戒到「懷疑人生」,在感受上真的會有一種「想放棄」、「甚至轉回用尿片」的衝動,雖然如此,但理性上仍要繼續戒片的行動。因為筆者知道能自行如廁才是長大後應有的樣式,若走回頭路的話,的確可能會使家中能保持一個乾淨的環境,但卻不能令女兒好好成長,故此即使再「傷亡慘重」,筆者仍要繼續幫女兒換褲,繼續相關的訓練。
從協助女兒戒片的經歷提醒筆者,成長的過程必然伴隨著「不理想」。這叫筆者也想起其實屬靈上的栽培也是如此,當我們在教會栽培下一代起來承擔現有的事奉時,必然會有「不理想」的情況,有時可能是在事奉的過程或果效上「不理想」。和上一手比較時,也必然會發現其落差,對上一手來說,他們甚至會有一種「寧可自己繼續負責該事奉」的感覺,以確保事奉上的質量。
然而,從聖經中我們不難發現在不同時代的交接中,當約書亞接任摩西、以利沙接任以利亞、門徒接任耶穌時,即使他們有一定的潛質,也未必能在第一天接手時就能達到上一任的水平,當中同樣必然會有「不理想」的情況出現。但上帝沒有因此而不呼召他們,相反上帝透過不同的經歷栽培他們成長。
筆者明白面對「不理想」難免有一種不自在的感受,但我們要撫心自問,到底我們最關注的是事奉的質量還是事奉者的生命呢?但願各人在栽培下一代時,能有比筆者更大的耐性包容交接過程中的「不理想」,並以比筆者更大的智慧來引導新的事奉者成長,好叫教會能常在更新之中。
P.S. 直至筆者執筆之際,女兒在戒片的路上正漸漸進步中,謝謝大家記念!😊
2020年11月22日